自202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整体呈现出震荡贬值的趋势,但四季度后又逐渐走稳升值。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在一段时期内通常是某种因素起着主要作用,该种因素决定着汇率变动的方向。我们认为,自疫情发生以来,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因素发生了2次变化,从而形成了3段不同的汇率决定时期:购买力决定期(2020年)、经济决定期(2021年)、利率平价决定期(2022-2023年)。在当前中美关系改善叠加美联储加息结束并转向的预期升温场景下,我们认为利率平价对汇率走势的主导作用逐渐消退,其它因素对汇率走势的影响重要性将逐渐上升;通货膨胀差对汇率的影响将逐渐体现,经济发展前景差异将再度成为汇率的方向性影响力量。我们认为,汇率走势主导因素或转向经济和通胀,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运行趋势不变,人民币汇率将因中国经济更为良好的增长前景和更平稳的物价,再现稳中偏升的趋势。
首先,从购买力决定期(2020年)来看,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政策宽松,各国央行纷纷降息、降准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主要受到两国货币购买力平价的影响。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价格水平的比率。因此,在疫情期间,中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其次,从经济决定期(2021年)来看,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复苏。在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受到两国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由于美国经济复苏较快,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进而推高美元指数。此外,中美贸易摩擦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呈现出震荡贬值的趋势。
再次,从利率平价决定期(2022-2023年)来看,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市场对未来美元利率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远期汇率应该等于两国利差的预期值。因此,在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受到中美利差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中美关系改善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降温,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受到经济和通胀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预计将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将有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会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通货膨胀差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此外,中美经济发展前景的差异也将对汇率产生影响。总体来看,我们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因中国经济更为良好的增长前景和更平稳的物价而再现稳中偏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