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高温金属结构材料领域,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万义兴博士后和程延海教授最近取得了一项重要进展。他们研发出一种具有超高温工程应用潜力的氮化物增强铌钼钽钨铪氮难熔高熵合金。这一成果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英文)》上,为地面重型燃气轮机、舰载燃气轮机以及航空发动机等制造领域的高温强度优异的合金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随着这些设备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逐步提升,传统的耐高温合金难以适应如此高的服役温度。因此,面向超高温服役环境的金属结构材料亟待开发。万义兴和程延海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氮化物增强铌钼钽钨铪氮难熔高熵合金。这种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在超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氮化物增强铌钼钽钨铪氮难熔高熵合金的研发成功,对于解决传统耐高温合金在超高温环境下性能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种新型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应力,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这种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因氧化导致的设备损坏。此外,这种合金还具有较低的密度,有助于减轻设备的重量,降低能耗。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型合金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氮化物的引入需要对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而高熵合金的设计则需要对金属学、力学等领域有扎实的基础。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然而,尽管这种新型合金在实验室研究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但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首先,氮化物增强铌钼钽钨铪氮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工艺可能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简化。其次,这种合金的成本可能较高,需要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此外,这种合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未知的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验证和改进。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万义兴博士后和程延海教授在超高温金属结构材料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为地面重型燃气轮机、舰载燃气轮机以及航空发动机等制造领域的高温强度优异的合金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这种具有超高温工程应用潜力的氮化物增强铌钼钽钨铪氮难熔高熵合金有望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要将其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