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份以来,生猪市场呈现出供需矛盾的局面。尽管生猪消费略有好转,但整体需求对生猪价格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供大于求仍然是生猪市场的基本现实。在冬至前,由于气温骤降和涨价预期的影响,生猪价格出现了小幅上行,但仍未突破行业平均成本线。当前,消费端已经处于年内高峰期,边际消费上行幅度有限。而前期压栏肥猪仍有持续出栏需求,考虑到生猪出栏处于高位、行业内降重加速出栏以及冻品库存依旧处于高位,猪价或稳中偏弱。长期的亏损和冬季疫病扰动的边际催化使得行业去产能速度有所加快,未来几个月行业亏损情况不会出现明显改善,去产能速度有望持续加速。
首先,从消费端来看,虽然近期生猪消费略有好转,但整体需求对生猪价格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于猪肉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一旦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替代品,如禽肉、牛肉等。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其次,从供应端来看,生猪出栏处于高位,行业内降重加速出栏以及冻品库存依旧处于高位。这意味着市场上的生猪供应充足,而消费需求却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生猪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同时,由于前期压栏肥猪的存在,养殖户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可能会选择降低出栏价格,这也将对生猪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
再次,从行业基本面来看,长期的亏损和冬季疫病扰动的边际催化使得行业去产能速度有所加快。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行业亏损情况不会出现明显改善,去产能速度有望持续加速。这对于生猪价格来说无疑是一个利空因素。
最后,从投资角度来看,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可以从企业的出栏量增长弹性、出栏量兑现度、估值情况、成本水平等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对于那些出栏量增长弹性较大、出栏量兑现度高、估值合理且成本较低的企业来说,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投资者关注。